聯係人 :孫經理
手 機 :18915313008
Q Q :907402904
電 話 :0510-86925008
電 話 :4008-114-114
傳 真 :0510-86925008
郵 箱 :907402904@qq.com
網 址 :www.exitcheck.net
地 址 :江陰市濱江西路8號創意街5號
機器人投資通常從幾萬到百萬美元,在第一時間作出正確的選擇並且避免常見的錯誤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錯誤將導致不必要的開支或者任務的延期。為了避免嚴重的錯誤,文中列出了工業機器人應用需要避免的十大誤區。
誤區一:低估了有效負荷和慣性
機器人用戶在應用中的誤區排在第一位的是低估了有效負荷和慣性需求。
通常大多人會在計算負荷時,沒有包括機械臂末端所裝工具的重量。其次構成這個錯誤的緣由是低估或者完好忽略了偏心負荷產生的慣性力。
慣性力有可能構成機器人軸的超負荷。在機器人中,旋轉軸的超負荷是很常見的。不將這個問題糾正也會對機器人構成傷害。減少負荷或者減小速度參數可以對這種情況中止補償。但是,減小速度將會增加不必要的周期時間--作為投資回報減少一部分的周期在置辦機器人方麵是排在首位的。這也是為什麽負荷相關要素從一開始就非常重要的緣由。
有效負荷非常重要,普通機器人技術參數給出的一些信息,都有細致的說明,額定負載是在額定速度的情況才是有效的,抵達最大負載的其中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要降低機器人運轉速度,另外過大負載也有可能破壞機器人的精度。
誤區二:試圖讓機器人做過多事情
有時,機器人能力和靈活性使得設計者要它承擔過多的工作致使於機器人單元太過於複雜。這種結果一旦產生就很難肯定正確的周期時間,或者給解決方案帶來額外的困難,致使由於處理器速度限製將產生大量的困難。而且一旦生產出現故障,這種錯誤常常被放大。在生產中,非計劃的停產將會導致巨大的損失。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機器人和工作單元的運用超出了原始設計的能力要求。當增加的工作是在仿真之後才增加的,這時很容易呈現令人失望的情況。特別是在推進計劃之前沒有做新的仿真,那麽規則的循環周期就有可能達不到。因此要保證機器人的一個循環周期在規則的時間以內,那麽超出機器人能力範圍的事情就得非常留意。
在運用機器人之前,一定要經過模擬仿真,按照設計能力,確定機器人的應用的行程負載,還有周期時間。如果增加機器人新的應用,先進行一定的驗證後再進入。
誤區三:低估了電纜的管理問題
正如看起來那麽簡單,也可能由於看起來過於簡單,所以電纜管理經常超負荷。但是,優化到機械臂末端所裝工具的電纜或外圍設備的路徑對於機器人設備的運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缺少對潛在問題的估計將導致機器人為避免電纜糾纏和受壓而產生不必要的動作。並且,如果不運用動態電纜或者減少電纜的壓力可能會導致電線的損壞和停機。
目前運用的機器人末端執行器(end-effector),一般是氣體驅動或電器驅動的,無可避免的會有相應的氣管或電纜銜接。大部分的工業機器人的氣路和電器回路是走外麵的,所以機器人運動控製的時分要相當的留意;也有一部的工業機器人的氣路和電氣回路是內置的,這時就非常的方便,隻要考慮手臂與末端執行器的相對運動時線纜的管理就可以的。
誤區四:在選擇機器人係統之前應思索的問題
通過對每個應用的考慮,當係統安裝以後,你就可以肯定各個方麵的應用是你需求的以及避免由於可能呈現的錯誤而構成的嚴重超支。
除這些之外,還有就是機器人的工作行程也是要考慮的問題之一。行程確定時,不能隻按照機器人技術參數的行程來確定是否可以達到應用的要求,應該要實際考慮到末端執行器安裝後,機器人的運動軌跡是否可能達到行程所需。這也是要進行模擬仿真的關鍵原因之一。
對於環境來說,不同的環境,會有專門定製的工業機器人,比如噴塗行業需要的是有防爆能力的工業機器人,這與標準的機器人就有所不同。還有機器人的可靠性與其故障率,消耗的電力等等都是在選用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誤區五:對精確性和可重複性的誤解
一台精確的機器是可以重複的,但一個可重複性的機器不一定具有精確性。可重複性是指機器人依照規定的工作路徑,在既定的位置之間精確往返來體現的。
精確性是依照工作路徑精確地移動到一個經過計算的點來體現的。搬運動作中機器人通過計算移動到一些既定點的位置,運用的是機器人的精確性能。精確性與機械耐受度以及機器人手臂的精確度有直接的關係。
精確性與機械手臂的機械精度有著極大的關係,精度越高,才能保證有精確的高速度,機器人減速器是保證機器人精度的一個重要的關鍵結構。
誤區六:選擇機器人係統隻依賴於控製係統的優劣
大多數機器人製造商思索更多的可能是機器人的控製器而不是機械性能。但是假定一旦配置了機器人,正常運轉時間就主要依賴於機械的耐用性。產品喪失生產能力很可能不是由於控製器和電子設備差構成的,而是由於機械性能不好構成的。
通常選擇一個機器人係統是基於運用者對控製器和軟件的知曉。假定在這方麵機器人同時又有很出色的機械性能,那麽這將是一個非常具有競爭力的優勢。相反,如果機器人在安裝以後需要不斷地進行維修,那麽精通控製所帶來省時優勢將很快被消耗掉。
機械部分是首先保證工業機器人性能的關鍵,精度,速度和耐用度,都與機械部分有著極大的關係。機器人的機構組成比較簡單,一般就是馬達與減速器,如果選用的機器人經常需要維修減速器部分,或其他機械結構,那是非常麻煩的。
誤區七:沒有正確的機器人知識
機器人的製造商和係統集成商設計一個機器人單元通常都隻是為一種應用,但是如果用戶沒有正確的機器人方麵的知識,就有可能會麵臨失敗。任何生產設備的使用時間是和用戶如何使用、維護設備緊密關聯的。
一些第一次用機器人的用戶拒絕培訓並不少見。機器人保持正常工作至關重要的條件是充分了解機器人的能力並在工作範圍內最佳使用。
工業機器人是很特殊的設備,其操作複雜程度絲毫不亞於一台數控機床。同樣的,使用機器人的必須要熟悉基本的工業機器人的安全操作知識,否則對設備對人都是非常不安全的。使用機器人的操作員,一定要由係統製造商進行係統的安全操作培訓後,才允許實際操作。
誤區八:忽視了機器人應用的相關設備
示教器、通訊電纜以及一些特殊的軟件通常都是必須的,但是在最初的訂購中很容易被遺忘。這些將導致整個計劃的耽擱甚至費用超過預算。要正確地挑選機器人產品時,首先要考慮自己綜合需求以及滿足設備選擇的各個方麵。
有種很常見的情況就是,顧客有時為了省錢而沒有將一些關鍵設備和機器人整合在一起。
在進行項目的開始階段,必須要明白項目所需要配置的相關設備,軟件等一係列內容。采購過程中,要時刻按照項目的應用來考慮訂購的相關產品。
誤區九:過高或過低估量機器人控製係統能力
過低地估計機器人控製係統能力將會產生係統重複投資和不必要的浪費。在安全電路上采用雙重備份非常的普遍。
而過高的估計控製係統能力將會產生額外設備成本、返工以及誤工費用等嚐試控製太多的I/O端口和增加伺服係統是一個常見的誤區。
安全控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在考慮安全的同時,也要盡量的優化應用的安全邏輯信號,程序中的重複是不必要的。
誤區十:根本就沒有思索到運用機器人技術
受到投資規模的限製,缺乏對機器人技術的了解,以及過去在采用機器人方麵有失敗的嚐試是很多人遠離機器人技術的理由。但是為了提高生產率和在市場的最終競爭中獲勝,非常重要的是擺脫這方麵的誤解。
機器人技術雖然不能單獨提高生產率,但是在很多情況下它能幫助提高整體生產效率。市場反應時間、增加的生產效率、簡單的操作、靈活性、可重複使用、可靠性、精密度、控製能力以及能夠長期使用,這些都是采用機器人技術強有力的原因。
運用機器人是一個長遠的投資,方便管理,同時也可以保證產品的良品率,提高生產率,並且完全自動化應用的工廠,自然也給客戶一個穩定的支柱。